江南APP联想这款透明的AI笔记本在MWC上直接让外国友人惊呆!

  新闻资讯     |      2024-03-04 17:59

  江南APP联想这款透明的AI笔记本在MWC上直接让外国友人惊呆!当地时间2024年2月26日,MWC 2024在巴塞罗那正式开幕,雷科技报道团已经来到现场。展会现场聚集大量大家耳熟能详的硬件、软件与行业供应商,参展商也不负众望,先后在 MWC 上为大家带来站在移动产业最尖端的产品。

  尽管联想此前已经面向小范围媒体展示了其透明笔记本,但小雷确实是在 MWC 正式开幕后才在展台上真正看到这台电脑。用一句话来形容,这款电脑就仿佛是从科幻电影走进现实的「科幻产品」。

  展台上联想多次强调这款 ThinkBook 透明笔记本只是一个概念产品,但从硬件完程度上和展馆吸睛程度来说,这款产品可能是目前所有「透明显示」产品中完程度最高的一款。

  其实过去在电子消费领域中也出现过不少采用透明显示屏的产品,比如多年前的联想透明屏幕手机,或是前段时间小雷在 CES 2024上看到的LG、三星的透明屏幕电视。但这些产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缺陷:画面像素亮度太低,无法将显示内容与透明背景分离。

  而联想这款 ThinkBook 透明笔记本可能是第一个解决了这个问题的透明产品——笔记本没有像 LG 那样采用亮度偏低的透明 OLED,而是采用透明 MicroLED,并充分发挥了 MicroLED 高亮度的特点:根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款产品全局亮度可以达到1000nit,峰值亮度更是来到了3000nit。

  这样的高亮度显示为 ThinkBook 透明笔记本带来了极强的画面可阅读性:显示黑色时屏幕对应像素会保持透明,但显示白色时,屏幕就像悬浮了一个不透明的白色窗口一样,让屏幕变成一个透明度「0%」的白色窗口。

  根据联想的介绍,这样透明屏幕的设计可以允许用户将数字画面与屏幕背后的显示实体叠加显示,让内容创作者可以更好的预览自己的作品。但在我看来,这款 ThinkBook 透明笔记本的潜力并不止步于此。

  在联想展台上,联想也展出了自己的裸眼3D 工作流程方案,其裸眼3D 屏幕可以主动追踪屏幕前的人眼并实时调整显示效果。如果将此与 ThinkBook 透明笔记本的透明显示技术结合,完全有能力将 ThinkBook 透明笔记本打造成一个现实的、不需要穿戴任何附件的「AR 眼镜」,以「现实 AR 窗口」的方式彻底打通数字与现实世界。

  简单来说,这款概念产品是一个可以折成 U 型的外折竖屏小折叠手机,考虑到实际弯折半径,将这款产品称作「卷轴手机」可能更加合适。手机背面顶部与底部设有磁铁,可以吸附在自适应手机的配件——一条金属手链上。

  说实话,这款产品在我看来远没有 ThinkBook 透明笔记本那么惊艳。但从产品定位来讲,自适应手机也确实向手机行业提出了一个关系到未来生存空间的问题:在 AI 和智能交互时代,用户可能不需要通过屏幕与数字世界交流。到那个时代,「手机」或者说未来的个人便携运算终端,应该以怎样的身份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

  作为最早提出 AI PC 概念并落地的厂商,联想为用户提供了量身定制的 AI 解决方案。配置方面,上述产品均采用新一代酷睿 Ultra 处理器,其中的 NPU 配合联想内置的 AI 工具,可以在设备本地提供多种不同的技术应用,比如离线的数据分析和决策辅助。

  另外,联想也充分发挥了其在商用产品设备中的优势,在 MWC 2024中推出了其下一代综合边缘 AI 解决方案。不同于直接提供单一的 AI 应用,这套方案可以帮助电信行业在远端边缘大规模运用海量数据,快速开发新的、专属的 AI 应用。

  有一说一,联想的 MWC 活动确实为我们带来了一些关于 AI 时代 PC 产品定位的思考。前几天的媒体活动中,有媒体称用「生成式 AI 元年」来形容2023年,从手机到电脑,各行各业都想尽办法将生成式 AI 融合到自己的产品中。

  当然,电脑品牌可以在产品中打包整合进大量 AI 应用实例,用户也都玩的不亦乐乎。但 Sora 等视频生成式大模型的出现让我们正面感受到了 AI 进化之快,也给一众「AI 硬件」企业带来启示——追赶 AI 应用永远无法超越 AI,但为 AI 提供「成长」平台,却能让越来越多 AI 应用实例出现在自己的平台上,让用户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将 AI 活化。

  刚刚提到的「下一代综合边缘AI解决方案」,在我看来就是一个「授人以渔」的最好案例江南APP下载官网。就像联想 CEO 杨元庆说的那样:

  联想在 MWC 上推出了一系列 AI 赋能、AI 导向、AI 优化的智能设备、智能基础设施、智能服务与解决方案,充分展示出我们「让人工智能惠及每一个人」的愿景。联想的人工智能技术致力于让不同规模的组织都能从中受益,在助力各行各业实现智能化转型的同时,践行我们在可持续发展上的承诺。